

广东专插本《微生物学》理论部分考试大纲
1、微生物概述
1.1微生物的定义及特点;
1.2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;
1.3 微生物重大研究成果(巴斯德、科赫等研究贡献);
1.4 微生物的应用
2、原核生物
2.1 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(细菌、放线菌及蓝细菌、支原体等);
2.2 原核生物的大小、形态,细胞结构与功能;
2.3 革兰氏染色的方法及原理;
2.4 原核生物菌落特征及繁殖方式(细菌、放线菌)
3、真核微生物
3.1 真核微生物的类群、细胞结构(原核、真核微生物细胞的异同);
3.2 酵母菌的形态构造、繁殖方式、生活史及菌落特征;
3.3 霉菌(及代表属)形态构造、繁殖方式、菌落特征
4、病毒和亚病毒
4.1 病毒的基本特点、化学组成、结构、大小;
4.2 病毒的分类、形态及对称方式;
4.3 噬菌体的繁殖和一步生长曲线;
4.4 温和噬菌体及其细菌的溶原性;
4.5 典型亚病毒(类病毒、拟病毒、朊病毒的特性)
5、微生物营养和培养基
5.1 微生物六大营养要素;
5.2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;
5.3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;
5.4 培养基的定义、种类、配置原则及其应用
6、微生物的代谢
6.1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、分解代谢、合成代谢;
6.2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的定义
7、微生物的生长及控制
7.1 微生物的生长(纯培养、同步培养概念及获得方法)及生长测定;
7.2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(生长曲线及连续培养);
7.3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;
7.4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(物理和化学方法、原理及用途)
8、微生物遗传、变异和育种
8.1 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;
8.2 微生物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;
8.3 菌种的退化、复壮和保藏
9、微生物生态学
9.1 微生物生态学的概念;
9.2 自然界中微生物分布;
9.3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
二、考试题型及大致比例
填空题20%;判断题10%;选择题20%;名词解释10%;简(问)答题40%。
三、参考书目
1、《微生物技术》,潘春梅、张晓静主编,化学工业出版社,2010
2、《微生物学教程》(第3版),周德庆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1

广东专插本声明
(一)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
(二)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对内容、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于我们联系,我们会及时处理。
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点击继续阅读>>
扫码登录
扫码关注“广东专插本”微信公众号
即可查看余下内容

添加我们企业微信
回复关键词,了解更多专升本咨询